我省稳步推动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 深蓝处人工造礁 为鱼虾贝螺安“家”

     发布时间:2017-08-24    字体[ ]

    “今天看到了‘老同事’在新工作岗位上的图片和视频影像,禁不住再次为它感到由衷的骄傲!”8月2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海南省中国渔政46011船原轮机长麦万兴一边将图片放大细看,一边不住点头感叹,“十几天过去了,我还是忘不了那场特殊的‘退休老同事’送别会,就算再过十几年,我也不会忘记曾经和46011船共事的日子。”

    麦万兴不会忘记的“老同事”,是我省第一艘钢质渔政执法船——中国渔政46011船;他忘不了的那场特殊的“退休老同事”送别会,发生在文昌市冯家湾海洋牧场海域:8月9日,批准报废的中国渔政46011船“化作”鱼礁,缓缓沉入海底,助力海洋牧场建设。

    “通过拆除船舶设备、全面清除油污等,我们对46011船进行了环保无害处理,将其改造为人工鱼礁,这是我省第一艘被改造为人工鱼礁助力海洋牧场建设的渔政执法船。”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高级工程师刘维说,“通过改造报废船舶为人工鱼礁,投放于项目海域,建设海洋牧场,对于保护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加强渔业资源养护力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等,海南稳步推动海洋牧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自2002年起,我省规划建设了5个海洋牧场示范区,包括三亚双扉石人工鱼礁区、红塘湾海洋牧场、蜈支洲岛海洋牧场示范区等。”省海洋与渔业厅渔政渔监处负责人介绍,以三亚海洋牧场为例,据监测发现,在礁体投放几天后就开始有浮游生物聚集,礁体上有藻类附着、固着生物,且生长速度很快,几个月后几乎覆盖整个礁体表面。“底栖生物和礁体上的固着生物在礁区的生态效应更为明显,多数鱼类都以浮游生物和固着生物为食料,饵料生物丰富的水域,自然就成了鱼类栖息聚集的良好场所。另外,通过监测还发现,4个月左右,礁体上有珊瑚长出,这对三亚海域珊瑚礁的修复,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我省海洋牧场的稳步推进建设,对于改善优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经济鱼类的产卵场和近海幼鱼的繁育场等方面,都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刘维补充道,“经海南大学专家定期检测,自2011年起已投放6年的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礁体上海洋生物大量附着,鱼礁区鱼类增加30%左右。”

    目前,我省正组织建设海口东海岸海洋牧场示范基地和文昌冯家湾海洋牧场示范基地等2处海洋牧场示范区。此外,三亚、儋州、乐东、临高等市县已上报2017年度海洋牧场项目方案,各地方政府都给予配套支持,选址海域均具地方特色,项目方案已经专家评审,现正进行修改完善,待农业部审核批准后将着手动工建设。

                                                                              (记者  陈雪怡)